思政课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思政课网络平台 考试中心 廊坊师范学院思政课 客观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说明: 第一,廊坊师范学院《原理》课机考部分的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多选题35道。单选题每题0.5分,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70分。机考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本练习系统中模拟考试,与本校《原理》机考的题型、考试时间一样,但体谅略有不同,每小题1分,总分是100分。 第三,目前,本练习系统的题库中共有试题100道左右,相当于机考试题的题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60分)
  • (1).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 (2).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 物与物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物的关系
    D. 人与人的关系
     
  • (3).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世纪。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并将继续影响21世纪进程的是(  )
    A.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B.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4). 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
    A.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B.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 (5). 社会进步必然促进并直接表现为(  )
    A. 物的极大丰富
    B.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人的发展
    D. 社会形态的变更
     
  • (6). 人民群众的活动受着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一前提所得出的结论是(  )
    A.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有限的
    B.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C. 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
    D.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有时是有限的,有时是无限的
     
  • (7). 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
    A. 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不同的特点
    B. 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 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D. 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 (8). 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m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A. c+v
    B. v+m
    C. c+m
    D. c+v+m
     
  • (9). 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这说明真理具有(  )
    A. 客观性
    B. 绝对性
    C. 全面性
    D. 相对性
     
  • (10). 质变的复杂性是指(  )
    A. 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
    B. 质变依赖量变的准备
    C. 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D. 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
     
  • (11).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是(  )
    A. 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B. 人民群众的生产等于文艺作品
    C. 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是文艺作品的典型
    D. 人民群众的生活高于文艺作品
     
  • (12).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
    A. 纯粹偶然的
    B. 纯粹必然的
    C.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 (13).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谁说的。(  )
    A. 恩格斯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 (14). 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  )的历史过程中。
    A. 人的全面发展
    B. 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 生产力发展
    D. 生产关系变革
     
  • (15).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16). 作为国际垄断组织具体形式的跨国公司一般是(  )
    A. 由一国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B. 由多国垄断组织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C. 由一个国际组织为主建立的多国公司
    D. 由多个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联盟
     
  • (1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必然结果
    C. 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D. 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18).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国际化大生产
    C. 剩余价值生产
    D. 现代商品生产
     
  • (19). 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的
    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性
    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 (20). 人在价值关系中(  )
    A. 只能做价值主体
    B. 只能做价值客体
    C. 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
    D. 只是价值目的,不是价值手段
     
  • (21). 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 (22).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阶级斗争规律
     
  • (23).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  )
    A. 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可以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
    B. 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C. 可以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D. 劳动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 (24).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A. 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 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 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 (2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它是(  )
    A. 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 高于物质生产力的要素
    C. 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精神力量
    D. 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
     
  • (26). 下列各项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  )
    A. 一切唯物主义者
    B. 某些唯心主义者
    C. 马克思主义者
    D. 二元论者
     
  • (27).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是在(  )
    A. 19世纪70年代以前
    B. 19世纪70年代开始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20世纪30年代后
     
  • (2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指(  )
    A. 任何两个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内部矛盾
    C. 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
    D. 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 (29). 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其创造的价值总量(  )
    A. 越多
    B. 越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 (30). 国际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同盟以及国际协调机构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是(  )
    A. 为了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 为了加快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
    C. 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D.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危机
     
  • (31). 人口因素是指(  )
    A. 一定质量的人口
    B. 一定数量的人口
    C. 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
    D.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 (32).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总是(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货币
     
  • (33). 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行为是(  )
    A. 某甲从生产者手中订购了500吨钢材
    B. 某甲从生产者手中购买了500吨钢材
    C. 某甲从生产者手中赊购了500吨钢材
    D. 某甲准备从生产者手中购买500吨钢材
     
  • (3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35).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
    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 人民当家作主
     
  • (36). 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可分为(  )
    A. 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 国家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
    D. 私人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 (37). 实践的主体是(  )
    A. 绝对精神
    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 人
    D. 人的意识
     
  • (38).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
    A.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 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 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 按照人们共同拟订的计划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 (39).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40).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41).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 (4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  )
    A. 政治活动
    B. 科学活动
    C. 生产活动
    D. 艺术活动
     
  • (43). 金融资本是由(  )
    A.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B.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C.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成的
    D.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中小银行资本融合成长而成的
     
  • (44).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 在实践周检验和发展真理
     
  • (45).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
    A. 联合
    B. 兼并
    C. 收购
    D. 垄断
     
  • (46). 在资本家工厂生产的商品价值c+v+m中(  )
    A. v、m都是转移的价值
    B. c是转移价值,v、 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v是转移价值,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
     
  • (47).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绝对主义
    D. 相对主义
     
  • (48). 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 (49). 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关键是(  )
    A. 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 扩大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C. 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
    D.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50).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  )
    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D.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 (51).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
    A. 宿命论观点
    B. 机械论观点
    C. 历史循环论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52). 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  )
    A. 唯物论
    B. 唯理论
    C. 诡辩论
    D. 经验论
     
  • (5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 (54).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  )
    A. 垄断
    B. 剥削
    C. 国家调节
    D. 对外掠夺
     
  • (55). 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 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D.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 (56).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利润
     
  • (5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哪三个(  )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C. 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欧洲开发基金
    D. 世界银行、欧洲开发基金和国际开发协会
     
  • (58).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B. 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结果
    C.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D.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59).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
    A. 民法
    B. 宪法
    C. 刑法
    D. 行政法
     
  • (60).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  )
    A. 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B. 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C.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抽象的人为的统一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 (61). 下列选项种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
    A. 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 (62). 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新方法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A. 一定意义上,生就是死
    B. 生命中包含自己的否定因素死亡
    C. 生和死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D. 生和死是绝对对立的
     
  • (63).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 (64). 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以工作日长度不变为条件
    B. 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增加的剩余价值
    C. 与生产技术水平有一定发展状况相联系的一种剥削方法
    D. 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 (65).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  )
    A.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 唯心史观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D. 唯心史观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66). 下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了矛盾观的有(  )
    A. 一分为二
    B. 合二为一
    C. 万物莫不有对
    D.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67).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B. 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 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D. 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 (68). 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  )
    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
    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 (69).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  )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70).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A. 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
    B.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
    C. 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D. 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 (71).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及。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则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 (72). 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理解是(  )
    A. 第一要义是发展
    B. 核心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73).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
    A. 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B. 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物质范畴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D. 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相加
     
  • (74).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 (75). 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  )
    A. 共产主义渺茫论
    B. 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 (76). 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
    A. 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B. 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 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 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 (77).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
    A. 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 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C. 人的意识的创造性
    D. 人类活动的受动性
     
  • (78).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  )
    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不断进行局部调整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自然永恒的生产方式
    D.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充满艰辛曲折
     
  • (79).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共有2万多家企业、120多所大学的40多万人员。这一事例表明当代资本主义(  )
    A.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高度社会化
    B. 生产关系在不断为生产社会化作出调整
    C. 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D. 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范围内的调整
     
  • (80). 下列精神产品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
    A. 《本草纲目》
    B. 《宪法》
    C. 《反杜林论》
    D. 《企业法》
     
  • (81). 下列选项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有(  )
    A. 国家政权在各阶级之间的相互转移
    B.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C. 企业管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82).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
    A. 认真看书学习
    B. 物质生产实践
    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 科学实验活动
     
  • (83). 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个表述中,一定要适合的含义是指(  )
    A.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调整或变革
    B. 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状况
    C. 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
     
  • (84).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 (85).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  )
    A. 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 根本否定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C. 根本否定精神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D. 根本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8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 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C.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 (87).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这一命题正确理解的有(  )
    A. 任何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限的
    B. 整个世界的发展是无始无终的无限过程
    C. 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有限过程都是整个世界无限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D. 世界无限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有限的过程集合而成的
     
  • (88).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有(  )
    A. 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B. 忽视社会进步和导致环境恶化
    C. 使落后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D. 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 (89). 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者都(  )
    A. 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个人意志的体现
    B. 主张精神的力量主宰历史
    C. 主张英雄人物是神意或绝对精神的受托者
    D. 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 (90). 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 (91).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包括(  )
    A. 职工参与决策制度
    B. 终身雇佣制度
    C. 职工控股计划
    D. 职工持股计划
     
  • (92). 唯物辩证法是(  )
    A. 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的科学
    B. 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C. 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 (9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  )
    A.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人观点
    C.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 (94). 在矛盾的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
    A. 否认同一中包含差别和对立
    B. 认为同一是绝对的自身等同
    C. 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
    D. 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割裂开来,在绝对不相容中承认同一
     
  • (95).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其关系是(  )
    A.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存在
    B.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运行
    C. 时间上的继起性以空间上并存性为条件
    D. 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继起性的结果
     
  • (9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因为(  )
    A. 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进行的
    B. 各国的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不同
    C. 经过长期探索,中国找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9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 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C.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98). 商品的价值(  )
    A. 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B. 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C.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D. 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 (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 (100).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答完题目请在右下角处提交试卷并计算得分!
    本套试卷考分排名
    1. 573262011 (95 分)
    2. 七教上自习 (99 分)
    3. s183423 (96 分)
    4. 开心就好 (97 分)
    5. 陌巷少年 (97 分)
    6. 岁月安好 (96 分)
    剩余时间:60:00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6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0未答题 0已答题 答错题
      

    QQ|小黑屋|触屏版|客户端|思政课网络平台 ( 冀ICP备14022521号-1

    GMT+8, 2025-9-1 17:46 , Processed in 0.10317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