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思政课网络平台 考试中心 廊坊师范学院思政课 客观题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说明: 第一,廊坊师范学院《基础》课机考部分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其中,判断题20道,单选题60道,多选题20道。判断题每题1分,单选题每题0.5分,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70分。机考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本练习系统中模拟考试,与本校《基础》机考的题型、题量、考试时间一样,但每小题1分,总分是100分。 第三,目前,本练习系统的题库中共有试题100道左右,相当于机考试题的题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60分)
  • (1).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
    A. 主犯、从犯
    B. 组织犯、帮助犯
    C. 主犯、从犯、胁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 (2). 运用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指的是:(  )。
    A. 禁止性指引
    B. 强制性指引
    C. 义务性指引
    D. 授权性指引
     
  • (3). 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  )。
    A. 道德品质
    B. 道德行为
    C. 道德理想
    D. 道德规范
     
  • (4).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  )。
    A. 办事公道
    B. 服务群众
    C. 爱岗敬业
    D. 奉献社会
     
  • (5).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 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 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 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理想一定实现
     
  • (6).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 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 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 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 (7). 大学生某乙为了打击班上成绩第一名的某甲,故意捏造谣言,声称某甲考试经常作弊,为人虚伪,还捏造散布某甲和学校某老师的“绯闻”。某乙的行为给某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某甲后来还大病一场,在医院休养了半个月。后某甲的父母得知情况后,向学校报告了某乙的行为,学校对双方进行调解。依据我国民法规定,某乙的行为属于(  )。
    A. 不当得利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违约行为
    D. 侵权行为
     
  • (8).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是(  )。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 (9).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是(  )。
    A. 法律遵守
    B. 法律适用   
    C. 法律制定
    D. 法律监督
     
  • (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 不学礼,无以立
    D. 是非之心,智也
     
  • (11). 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是(  )。
    A. 私人生活
    B. 公共生活
    C. 业余生活
    D. 文化生活
     
  • (12). 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
    A. 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B.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 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
     
  • (13). 马克思指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这一论断表明(  )。
    A.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废除和压制人们的自由
    B.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
    C.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D. 法律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 (14).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
    A. 个人的社会存在
    B. 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15). 消费者向销售者询问有关商品的功能、成分,这是行使消费者的(  )。
    A. 求偿权
    B. 选择权
    C. 知情权
    D. 公平交易权
     
  • (16).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真实意思表示为有效条件。这一规定主要是(  )的体现。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等价有偿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 (17). 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
    A. 艰苦奋斗的精神
    B. 追求真理的精神
    C. 廉洁奉公的精神
    D. 团结互助的精神
     
  • (18).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是(  )。
    A. 民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宪法
     
  • (19). 爱情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属性,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  )。
    A. 性爱
    B. 理想
    C. 责任
    D. 习惯
     
  • (20). 《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B.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21). 社会公德涵盖了:(  )
    A.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 (22). 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
    A. 家庭义务
    B. 男女平等
    C. 一夫一妻制
    D. 家庭道德
     
  • (23). 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  )。
    A. 物权法
    B. 商法
    C. 经济法
    D. 知识产权法
     
  • (24).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
    A. 尊重他人、举止文明
    B. 助人为乐
    C. 为他人提供便利
    D. 不妨碍他人
     
  • (25). 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  )。
    A. 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身体力行
    B. 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C. 自我修养的完美境界的实现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D. 自我修养需要经常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行为规范来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 (26). 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是(  )。
    A. 预测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指引作用
     
  • (27).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民魂即中华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 (2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 (29).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
    A. 个人主义为原则
    B. 集体主义为原则
    C. 实用主义为原则
    D. 享乐主义为原则
     
  • (30).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
    A. 依法治国
    B. 改革创新
    C. 公平正义
    D. 与时俱进
     
  • (31). 我国古代有很多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如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等。古人讲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体现了(  )。
    A. 知行统一的要求
    B. 积善成德的要求
    C. "择善而从的要求"
    D. 学思明理的要求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 中央军事委员会
    B.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33). (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知道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功效与能力。
    A. 道德的认识功能
    B. 道德的调节功能
    C. 道德的社会功能
    D. 道德的警示功能
     
  •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中解决举什么旗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35).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的优良学风。(  )
    A. 求实
    B. 一丝不苟
    C. 勤奋
    D. 敢为人先
     
  • (36). 我国刑法中的平等原则表明,对于所有的犯罪人,在(  )一律平等。
    A. 制定刑法上
    B. 解释刑法上
    C. 执行刑罚时
    D. 适用刑法上
     
  • (37). 法律的国家强制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B. 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C. 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D. 国家强制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 (38). 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
    A. 评价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教育功能
    D. 调节功能
     
  • (39). 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马克思主义
     
  • (40). 王某利用撬棍和万能钥匙潜入刘某家中,盗走刘某家中的五万元钱。下列属于犯罪主体的是(  )。
    A. 被害人刘某
    B. 实施了盗窃行为的王某
    C. 王某盗窃所得赃物五万元钱
    D. 王某实施盗窃行为时所用的撬棍和万能钥匙
     
  • (41). 中国人在对外关系种,始终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  )。
    A. 安定有序
    B. 法律健全
    C. 文明健康
    D. 公共秩序
     
  • (43).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  )。
    A. 合理与不合理
    B. 合法与不合法
    C. 是否既合法又合理
    D. 是否符合道德要求
     
  • (44).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  )。
    A. 回避原则的要求
    B. 合议制原则的要求
    C.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要求
    D.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 (45).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关于家庭美德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家庭美德建设能增进人生幸福
    B. 家庭美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
    C.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D. 家庭美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动准则
     
  • (46). 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这体现了法的(  )。
    A. 评价作用
    B. 预测作用
    C. 教育作用
    D. 制裁作用
     
  • (47).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
    A.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 (48). 下列公民基本权利中,属于监督权利的是(  )。
    A. 通信自由
    B. 受教育权利
    C. 批评建议权
    D. 宗教信仰自由
     
  • (49). 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  )的原则。
    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全盘西化
    C. 既继承又批判
    D. 全盘否定
     
  • (50). 增强国防观念,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剂”,因而也是新时期(  )。
    A. 中华民族发展需要
    B. 维护世界和平的要求
    C. 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D. 国家强大的标志
     
  • (51). (  )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 人类的自我意识
    B. 人类的道德意识
    C. 人类的互助意识
    D. 人类的共生意识
     
  • (52).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其中,人生观的核心在于(  )。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境遇
     
  • (53).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种指引形式属于法律的(  )。
    A. 授权性指引
    B. 义务性指引
    C. 禁止性指引
    D. 权力性指引
     
  • (54).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A. 马克思主义
    B. 唯物主义
    C. 批判与继承
    D. 社会主义
     
  • (5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原则。
    A. 真诚
    B. 尊重
    C. 平等
    D. 友善
     
  • (56).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
    A.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 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
    C.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D. 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 (57).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
    A. 法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和方向
    B. 法是一种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C. 法通过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发生积极影响
    D. 法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的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
     
  • (5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A.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 (59).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是指(  )。
    A. 志趣
    B. 志气
    C. 理想信念
    D. 意志
     
  • (60).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居中评断是非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被称为仲裁制度的基石的是(  )。
    A. 仲裁委员会
    B. 仲裁员
    C. 仲裁协议
    D. 仲裁法
     
  •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正确。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 (61).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62). 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在交往中应当遵循(  )
    A. 互利原则
    B. 诚信原则
    C. 宽容原则
    D. 平等原则
     
  • (63).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有(  )
    A. 18周岁以上的公民
    B.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C. 10周岁以上的公民
    D. 18周岁以上的公民(精神病人除外)
     
  • (64). 《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  )
    A. 任人唯亲原则
    B. 德才兼备原则
    C.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D. 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 (65).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都是错误的人生观。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B. 都没有把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C. 都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D. 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所决定的
     
  • (66).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  )
    A. 第一审普通程序
    B. 第二审程序
    C. 第三审程序
    D. 审判监督程序
     
  • (67). 人民调解是诉讼外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当事人协商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
    B. 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
    C. 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D. 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 (68).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
    A. 著作权、专利权
    B.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C. 商业秘密权、商标权
    D. 植物新品种权
     
  • (69). 大学生通过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还可以(  )
    A. 强健体魄、锻炼意志
    B. 养成讲道德、守纪律的良好风尚
    C. 提高科学文化知识
    D.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 (70).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有(  )
    A. 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
    B. 政府依法保障
    C. 权利义务一致
    D. 和平进行
     
  • (71).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  )
    A. 国家和民族的“胎记”
    B. 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C. 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D. 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 (72). "正当防卫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此处“正在进行”是(  )的不法侵害行为。"
    A. 客观上确实存在
    B. 可能发生的
    C. 即将发生的
    D. 正在进行过程中的
     
  • (73). 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理想信念的作用表现以下方面:(  )
    A.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B.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C. 增加人生的精神负担
    D.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 (74).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  )
    A.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B. 人生道路的方向
    C. 对待生活的态度
    D. 人的本质
     
  • (75). 28岁时,旅居美国的钱学森就已经是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钱学森的行为给我们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是(  )
    A.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 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
    D.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 (76). 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今天我们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
    A. “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B.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7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体现在(  )
    A. 保护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益
    B. 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意志的体现
    C. 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 (7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是(  )
    A. 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
    B.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C. 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
    D. 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 (79). 马克思主义分析了社会的阶级划分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具有以下哪几层的含义(  )
    A.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学说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 (80). 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原则。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包含了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两个方面
    B. 行政权力的存在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C. 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必须合理、适当和公正
    D. 行政行为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合理、适当、公正。
     
  •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20分)
  • (81).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的奉献社会原则。(  )
     
    正确 错误
  • (82). 依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执行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  )
     
    正确 错误
  • (83). 王某在实施抢劫行为时,因受害人奋力搏斗而未得逞。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正确 错误
  • (84). “受胁迫结婚的”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的法定事由。(  )
     
    正确 错误
  • (85). 人们在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
     
    正确 错误
  • (86).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仅对其亲自参与实施的罪行定罪处罚。(  )
     
    正确 错误
  • (87). 王某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因被保安发现而未得逞。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
     
    正确 错误
  • (88).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  )
     
    正确 错误
  • (89).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时期,人们交往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  )
     
    正确 错误
  • (90). 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有爱心”。(  )
     
    正确 错误
  • (91). 我国现行《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
     
    正确 错误
  • (92). 王某在商店实施盗窃行为时,被商店经理刘某发现,刘某随即召唤店里的工作人员将王某捉住,随后刘某等人将王某捆绑在马路边上,并对王某持续拳打脚踢30多分钟,致使王某重伤。刘某等人捉拿、殴打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正确 错误
  • (9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根本上说是“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如果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理想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
     
    正确 错误
  • (94). 我国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属于排除犯罪的事由,防卫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伤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
     
    正确 错误
  • (95). “上访就是犯罪!”这句话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  )
     
    正确 错误
  • (96).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安全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时候,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
     
    正确 错误
  • (97). 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紧急避险必须是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
     
    正确 错误
  • (98).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
     
    正确 错误
  • (99).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适应。(  )
     
    正确 错误
  • (100). 父母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正确 错误
  • 答完题目请在右下角处提交试卷并计算得分!
    本套试卷考分排名
    1. 陌巷少年 (89 分)
    2. s183423 (87 分)
    3. 15732675426 (88 分)
    4. 登登 (87 分)
    5. 14020241035 (88 分)
    6. 丫头123 (88 分)
    7. 14020441047 (87 分)
    剩余时间:60:00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6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0未答题 0已答题 答错题
      

    QQ|小黑屋|触屏版|客户端|思政课网络平台 ( 冀ICP备14022521号-1

    GMT+8, 2025-9-1 17:46 , Processed in 0.10765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